標籤彙整:蔡依橙

01_FB_innovarad_CYChang_MISA2018_20181014_0787-1
2018 / 10 / 19

以前輩為典範,展開職業生涯!

 

作者:馬偕紀念醫院 張丞瑩 實習醫師

 

 

01_FB_innovarad_CYChang_MISA2018_20181014_0787-1

 

 

從排斥學習,轉變為享受學習。

 

我絕對想不到,自踏入簡報學習的那一刻起,展開在我面前的,將會是如此驚喜不斷的學習之路。過去的我,其實是個消極被動的學生,直到我進入醫院實習後,遇見了四位身為新思惟校友的老師,陳昭賢醫師郭冠志醫師湯硯翔醫師鍾心珮醫師,我對於「學習」這件事才有了全新的體悟。

 

我不只向他們學到了卓越的簡報技巧,更從他們身上看見了,何謂積極且開放的學習態度。因此,從簡報製作的學習提升到學習態度的培養,從醫院的會議室進階到新思惟的殿堂,我感謝四位醫師,為我開啟了這條不可思議的學習之路,讓我從排斥學習轉變為享受學習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1_FB_innovarad_CWHsu_MISA_20181014_0432
2018 / 10 / 19

新思惟獨家,大師不能公開分享的內心話。

 

作者: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老年及復健社區精神科 許智維 醫師

 

 

01_FB_innovarad_CWHsu_MISA_20181014_0432

 

 

成功人士分享經驗的心靈雞湯,當然是這類型活動的基本條件,但通常這些成功者的經驗分享,是沒有辦法聽到背後的秘辛與其他失敗經驗。很多最深層的故事,沒有深度的交情一般是沒有辦法聽到的。

 

新思惟就是有辦法找到一群成功創業、精進或轉職的例子,而且還能讓他們分享不能錄音錄影的內心話,這就是活動值回票價的地方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1_FB_innovarad_ZFTsai_MISA_20181014_0239
2018 / 10 / 19

一份「安全感」或「安全」的工作

 

作者:自由教練 肌力與體能教練 匿名

 

 

01_FB_innovarad_ZFTsai_MISA_20181014_0239

 

 

勇敢突破困境

 

今年六月中旬醞釀已久的想法,在太座大人的支持下,離開了蔡校長在研討會當天提到的,一份有安全感的工作。

 

11 年的年資,還有今年在排名前端,可以去接受升等薦任訓練的狀況下,我還是毅然辭職。原本在暑期規畫一系列的訓練營,好大顯身手,結果都沒人報名。即使如此,在目前手上僅有三名客戶,月收入不到一萬的我,依然沒有後悔這個辭職的決定。

 

 

但,恐懼是真的。

 

某天,在臉書河道上想找創業相關的分享文來看,忽然想起新思惟,也這麼剛好有一個符合我現在狀況的研討會,但,在新思惟的部落格進進出出好幾次,看完了當天所有的講者資訊,還是猶豫了幾天才報名。

 

 

幸好有報名

 

從整體活動流程來看,從新思惟團隊我可以學到的東西有:非罐頭電子郵件回覆的報名確認,並且準確使用報名者的抬頭,有格外被尊重的感覺;在研討會前一週,再次發電子郵件貼心提醒如何抵達會場,並公布當天參與的成員組成有哪些背景,讓人有個心理準備,當天會遇到什麼樣的與會者,這些,都很值得學習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1_innovarad_mstsai_MISA_20181014_0312
2018 / 10 / 19

超乎想像,暢快淋漓。

 

作者:嘉義長庚 耳鼻喉科 蔡明劭 醫師

 

 

01_innovarad_mstsai_MISA_20181014_0312

 

 

超乎想像的收穫

 

新思惟的大型論壇,是我每年必定參加的重要活動。但對於《青壯世代的精進、轉職與創業》,我其實一開始並沒有期待它能帶給我多大的啟發。因為我一沒有要轉職,二沒有打算創業,論精進,我每天就已經很努力精進了啊!還有什麼可以教我的呢?

 

但蔡校長的開場,點燃了我的興趣與好奇心。校長開門見山說明了,今天沒有陳腔濫調,大家關起門來說真話,這些真話出了這扇門,是聽不到的。而整場活動下來,收穫非常多,遠遠超乎我的預期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1_innovarad_tjliang_MISA_20181014_0712
2018 / 10 / 19

不僅 make it shine again,還可以 make it great again!

 

作者:高雄榮總 一般外科 梁宗榮 醫師

 

 

01_innovarad_tjliang_MISA_20181014_0712

 

 

我還蠻喜歡聽別人說故事的課程。

 

說故事總是比直接講道理來的吸引人。特別是有強大的策劃者主導,讓不同個性、背景的講者,圍繞著同個主題,去分享他們的所見、所聞及體悟。這就好像看到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法,解法雖然不一樣,但每種解法都行的通,條條大路都可以通羅馬。

 

聽講過程中,有很多小片段都可以拿來跟自己的過往及現在印證。聽到類似的經歷,會有共鳴;聽到沒遇過 / 沒想過的,則會想像倘若自己處於講者當時的狀況,又會做怎麼樣的選擇?這樣的思索還蠻燒腦的。

 

試著歸納幾個體驗比較深刻的念頭:怎麼叫做好?如何做到?那我自己呢?

 

閱讀更多 »